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先生的博客

静观山花烂漫时,愿将余辉洒人间。

 
 
 

日志

 
 

教育经验谈(32)--小,初,高,大一学生教育,  

2011-09-25 16:15:39|  分类: 教育超市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做好小一,初一,高一,大一学生的学段过渡

     做好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大学一年级新学生的学段转换和过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刚进入新学段的的新生,都感到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尽快完成新生新旧的过度,尽快融入新环境,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这个责任都推给班主任,我主张全时空德育,即:德育工作,无人不做,无处不做,无时不做。例如,门卫也是首当其冲的德育工作者,门卫的面对新生的一个微笑,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德育效果。数学教师的第一节绪论课也会使新生终身难忘,随之产生渴望追求新知的效果。新生的第一次间操,也会使新生产生愉悦的新鲜感,新生的第一次午餐,也会是新生成为终生的话题,新生的第一次班会的题目,也会使新生终生难忘。如果教师见到你的第一面就叫出你的名字,你就会由然起敬老师,如果你到新环境的第一次生活难题是同学或者是在校的老生帮助解决,你就会对这个新的群体产生热爱之情。这就是用好新生到校后的每个“第一次”。或者说是巧用一个“新”字。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第二步就是要重视一个“变”字.。人的一生,从7岁至24岁,是身心突变期,教育工作者一要洞悉处在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处在某一学段的教师不要埋怨前一学段教育的滞后,而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上一学段,从现在做起,搞好过度,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驱力向内驱力的转变就需要一个过程,我在对新生的第一次班会上以“弃燕雀之小志,慕红鹤而高翔”为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收到较好效果。处在不同学段的教师,在特定的知识外延下,要给知识的外延扩大埋下伏笔。使学生不致于学了新知,而排斥旧知。例如:数域的扩充,N维空间的扩充,角的概念的扩充,都应引起教师的关注。为了使大一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可以请在校老生现身说法,引导适应。这要比教师说教要好。教育客体,由保姆,教师,导师的变化及学生如何适应他(她)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评论这张
 
阅读(173)| 评论(1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